开学了,当心这些 “开学病”!
发布时间:2022-02-17 来源:健康陕西发布
今天中小学正式开学
超长寒假结束,“神兽”回笼
在此提醒
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下
开学焦虑症是指学生假期结束,无法有效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出现情绪低落、心慌意乱、烦躁易怒、浑身乏力的状态。严重的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尤其是在自我要求高、学习成绩优秀、适应能力弱、不善社交的孩子身上易于出现。
1.调节生物钟
假期里,很多同学因为观看电视剧、玩网络游戏而熬夜,晚睡晚起,生物钟错乱。开学前后要严格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生活,早睡早起,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证上课期间有旺盛的精力。
2.备齐学习用具
开学初,要购置工具书、教辅资料等必要的学习用具。低年级学生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准备学习和生活用品,高年级学生尤其是住校生要整理好自己的生活、学习用品。
3.转移注意力
多数学生假期以休息、娱乐为主,以学习为辅,老师和家长都没有过多干预。开学了,一定要主动克制自己,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查一查哪些作业需要完善,哪些知识还模糊,及时请教同学和老师。
开学后,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课堂上,为防止开小差,要耳、眼、手、脑、口并用,要认真地听、细心地看、积极地想、仔细地写、按要求去读,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4.温故而知新
学生首先要安排时间“温故知新”。如复习上学期学过的英语单词、数学公式、物理定律等,唤醒大脑里储存的记忆;提前制订一份可行的学习计划,提前预习新知识,这也是最重要的环节。通过预习,可以对自己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了解,从而有重点、有目的地去听课,尤其是自学弄不懂的知识,更要注意老师的分析与推理,学会正确的思维方式,对课文中关键知识点、知识结构可圈可点,可做些笔记。
孩子的“开学焦虑症”是正常现象,就像成人放长假后不愿上班一样,这种现象既不可无视,又不可小视,只要孩子努力去调整,再配合家长的正确引导、老师的科学施教,就可以尽快“收心”,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状态。
1.新冠肺炎
全年均可发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可通过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会出现缺氧低氧状态。约半数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严重患者因继发其他器官的功能损害或衰竭而有相关的临床症状。部分轻症新冠感染者可能无任何临床表现,呈现无症状感染者的状态。
2.流行性感冒
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病,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发热可持续2~3天。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常有咽痛、干咳,鼻塞、流涕等。高发时间为3-7月,潜伏期一般1~3天,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各学段均易感。
3.麻疹
传染性很高,首发症状出现3~5天后出现全身斑丘疹,病后大多可获得终身免疫。主要症状为发热、红色斑丘疹,并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咽痛、全身乏力等,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发病高峰期是3-5月份;潜伏期6~18天;以8个月以内的婴儿、7岁以上学龄儿童、没有接种麻疹疫苗的幼儿及成人为易发人群,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4.诺如病毒
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病程较短,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病程一般为2~3天,以3-4月为高发季节;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各学段均易感;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
5.食源性疾病
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杆菌等都是常见的病原菌,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往往在学校、幼托等集体单位发生。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应定时定期给儿童接种疫苗。 加强个人卫生与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勤洗手、勤换衣、注意口腔卫生,生活用品如毛巾、餐具等应定期消毒。 增强自我防护。注意佩戴口罩,并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睡眠应充足,饮食要均衡;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加强锻炼。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多帮父母做家务,劳逸结合,提高身体免疫力。 改善室内环境。室内常通风,改善空气质量,并保持室内清洁,必要时可消毒。 若儿童发生传染病,应在家隔离,家长不要害怕耽误课程而隐瞒病情,遵从学校传染病休复学管理制度;也不要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以免感染他人。 学校应加强疫情监测,坚持晨检制度和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教室、宿舍应每天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与清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加强教室、宿舍、厕所、校园环境、食堂环境、餐具、玩具的通风和消毒工作。 针对新冠肺炎,各学校应根据当地要求,认真做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