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现就已是中晚期?远离胃癌,“三早”是关键
发布时间:2024-01-15
作者:商博鑫 Author: Shang Bo xin 它的来临,常常毫无征兆,一发现时,常常已是中晚期——胃癌。 作为“癌界老大哥”是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男性及女性胃癌发病率分别居全部恶性肿瘤的第2位和第5位,以55-70岁为高发年龄段 。
远离胃癌关键在于
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治,
胃癌是可以治愈的,
那么,如何做到早防早治?
让我们从胃癌的诱因说起一一
哪些因素会导致胃癌? 危险因素一: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人群发生胃癌的危险性高于非感染者,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幽门螺旋杆菌确定为人类I类(即肯定的)致癌原。 幽门螺旋杆菌示意图 危险因素二:环境和不良饮食 环境因素在胃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有研究统计了不同代际日本移民的胃癌发生率,第一代到美国的日本移民胃癌发病率下降约25%,第二代下降约50%,至第三代发生胃癌的危险性与当地美国居民相当。可见,环境对胃癌患病率的影响。 另外,饮食因素与胃癌防治也密切相关。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降低胃癌的发生,经常食用霉变食品、咸菜、腌制烟熏食品,以及过多摄入食盐,可增加患胃癌的危险性。 危险因素三:遗传 10%的胃癌病人有家族史,具有胃癌家族史者,其胃癌发病率高于人群2-3倍。 危险因素四:癌前变化 分为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 癌前疾病 是指与胃癌相关的胃良性疾病,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等,有引发胃癌的危险性。 癌前病变 是指较易转变为胃癌的病理学变化,主要是指胃粘膜的异型增生。 胃溃疡示意图 胃癌有哪些症状?早期能否感知? 遗憾的是,80%的早期胃癌并没有什么症状,部分患者可有消化不良症状。当出现消瘦、上腹疼痛、食欲缺乏、乏力和贫血这些症状时,若确诊胃癌,多半已经到了晚期。 胃癌如此隐匿,怎样才能尽早发现? 目前早期胃癌筛查最可靠的手段是胃镜检查。胃镜不但有利于及时发现早期胃癌,也有利于尽早发现癌前变化,为早防早治打下重要基础。 随着我国胃镜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放大胃镜、染色胃镜、窄带成像内镜在临床诊断中的普及,早期胃癌以及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癌前变化的发现率显著提高,为早期胃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前提。 胃镜外观及胃镜观察胃内示意图 这四类人重点查胃镜 ⚠️ ✅ 40岁以上人群。建议将胃镜检查作为体检的重要项目。 ✅ 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高危人群。 ✅ 有胃癌家族史等的高危人群。 ✅ 已经出现体重下降、上腹痛、食欲缺乏等报警症状的人。尤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完成胃镜检查。 如果得了胃癌要怎么治? 很多胃癌患者一经发现就已经到中晚期了,绝大多数只能通过化疗等方式来延长生命,这样的治疗既痛苦,其疗效往往也不够理想,还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中晚期胃癌的治疗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可患者5年生存率大约只有7%-34%,仍低于我国总体癌症的5年生存率(43.3%)。 但是胃癌并非不可治愈。如果能够尽早确诊,及时对早期胃癌展开治疗,也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有以下两种: 胃镜下治疗 : 它是一种超级微创技术,包括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就是通过胃镜,在胃的局部比较浅表的层次切除胃癌病变部分,免去了外科手术切除整层胃壁的较大创伤,并且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恢复快,术后几天就可以轻松出院。 通过腹腔镜等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一部分内镜下不能达到根治切除的胃癌,通过腹腔镜等外科手术部分切除胃,同样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也算为时不晚。 但相比于早期诊治, 更重要的是早期预防。 拒绝“引癌上身”, 三点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赶紧做起来! 积极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因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同胃癌的发病密切相关,所以避免感染或及时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预防胃癌的切入点之一。 我国人群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非常高,大概在50%左右。如果发现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也不必过于担心,感染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根除。特别是已经有胃部症状、胃癌家族史或者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癌前疾病的患者,更要注意及时治疗。 另外,在治疗期间可以同家人实行分餐,以减少将幽门螺旋杆菌传播给家人的风险。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 我们还需注意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少吃腌制、熏制、富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食物,避免食用过于粗糙、辛辣的食物及大量饮酒,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 同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充足睡眠,也可以起到预防胃癌的作用。 平衡膳食 及时治疗并监控胃癌前疾病 对于已经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胃癌前疾病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服用药物等方式治疗和控制疾病。 另外,这部分人群通过定期复查胃镜也可以起到提早发现重度胃粘膜异型增生或癌变,从而进一步做到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