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Health Science Popularization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 > 健康生活

健康科普——疱疹性咽峡炎

发布时间:2024-06-25

近期,伴随着手足口病发病强度的增加,疱疹性咽峡炎也进入了流行期,许多小朋友不幸中招,令家长们焦急不安,如何预防控制,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相关科普知识吧!

图片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病毒性疾病,因与手足口病有很多相似之处,常被喻为“手足口病的表兄弟”,“隐性手足口病”。

病原学

和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同属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血清型为CV-A6、16和EV-A71型,而疱疹性咽峡炎要致病血清型为CV-A2、4、5、6、8、10、16型和EV-A71型,CV-B组1-5型也可致病,较为少见,埃可病毒(Echovirus)3、6、9、16、17、25、30型也可引起此病。

流行特征

四季均可发病,春夏季为主,一般呈散发流行或地区性暴发流行。

传染性

潜伏期为3-5 d。疾病初期即可从粪便和上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病毒,病程第1周病毒检出阳性率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呼吸道排出病毒一般持续1-3周,粪便持续排出病毒可长达2-3个月,感染后持续排毒也易造成病毒广泛传播。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都是重要的传染源。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易感人群

与手足口病相似,5岁以下儿童是主要易感人群。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的人群均可患病,1~6岁学龄前儿童感染后临床症状比较明显。患儿和隐性感染者感染后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免疫,但不同血清型的病毒间不能产生交叉免疫,因此同一患儿仍可因感染不同血清型的病毒而导致重复的感染发病。



疱疹性咽峡炎诊断




结合流行病学史、典型症状、特征性咽峡部的损害和病原学检查即可作出疱疹性咽峡炎诊断。

一、临床诊断病例

1.流行病学史

常见于婴幼儿,流行季节,当地托幼机构及周围人群有疱疹性咽峡炎或手足口病流行,发病前与疱疹性咽峡炎或手足口病患儿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

2.临床表现

符合上述临床表现,急性起病,突发咽痛和发热,体格检查典型体征为咽腭弓、软腭、悬雍垂及扁桃体上灰白色疱疹或溃疡。

二、病原学确诊病例

在临床诊断病例基础上,采集患儿临床标本(咽拭子、粪便、血液等),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做出病原学确诊:

(1)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检查阳性;

(2)分离出肠道病毒;

(3)急性期血清肠道病毒IgM抗体阳性;

(4)恢复期血清相关肠道病毒的中和抗体比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升高。

目前疱疹性咽峡炎缺少商品化的、临床可以应用的特异性诊断试剂,因此医疗机构大多不具备实验室确诊能力,病例多为临床诊断病例。



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护理




目前尚无特效抗肠道病毒药物,疱疹性咽峡炎主要采用对症治疗。

(1)控制高热,体温38.5 ℃以上者,应给予物理降温,如退热贴、头部冷敷、枕冰袋、腹股沟处放置冰袋等,亦可遵照医嘱给予退热药物等药物降温。常用退热药物有:布洛芬口服,5~10 mg/(kg·次);对乙酰氨基酚口服,10~15 mg/(kg·次);两次用药的最短间隔时间为4 h,24 h不超过4次。

(2)止惊治疗,发生高热惊厥病例需要及时止惊治疗,可首选咪达唑仑缓慢静脉注射,0.1~0.3 mg/(kg·次),体重<40 kg者,最大剂量不超过5 mg/次,体重>40 kg者,最大剂量不超过10 mg/次,在无静脉通路时可选择米达唑仑肌肉注射;苯巴比妥肌肉注射,10 mg/(kg·次);地西泮缓慢静脉注射,0.3~0.5 mg/(kg·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0 mg/次,注射速度1~2 mg/min。也可使用水合氯醛灌肠抗惊厥。



护理方法



(1)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做好呼吸道隔离,居家隔离2周。

(2)注意休息,保持室内清洁及空气流通。

(3)清淡饮食,不宜进食过烫、辛辣、酸、粗、硬等刺激性食物。应进流食或半流食,饮食应少食多餐。

(4)口腔护理,饭后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低龄患儿可以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

(5)发热患儿护理,衣被不宜过厚;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勤监测体温,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以便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6)进食困难及高热不退的患儿应适当补液,以防止电解质紊乱。

(7)病情观察,密切观察体温,警惕高热惊厥发生;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况和饮食状态,如有无精神差、嗜睡、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等。应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