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就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发布时间:2024-07-24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7月22日(周一)15:00,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西城区北礼士路甲38号)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 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时令节气与健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2个节气——大暑。大暑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阳光猛烈、气温最高的时段,多数地区雨水也会显著增加。“湿热交蒸”在此时达到顶点,自然环境的湿热也常导致人体湿热重,易引起脾胃虚弱。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较为频繁。
大暑时节炎热至极,防暑降温是首要任务,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预防中暑。在饮食上,要注意养护脾胃。同时,应注意静养身心,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
我们请来了: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常昭瑞女士;
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魏文斌先生;
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医师黄亚博先生;
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专家宋英杰先生。
请他们共同回答记者的提问。下面就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凤凰卫视记者
随着盛夏的来临,不少民众计划外出旅行享受自然风光。请问他们在出行前应该如何做好准备?尤其是对于出境游来说,在衣食住行方面需要准备哪些来预防常见的疾病?谢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常昭瑞
感谢您对这个问题的关心。暑期来临,是旅游的高峰季节,为使公众旅途安全、顺利,提升旅游的体验感和质量,建议出发前做好如下准备:
一是要提前了解旅游目的地的一些信息,重点关注目的地传染病流行情况,提前做好防范,比如说出国旅行前要接种必要的疫苗,合理安排出行。
二是了解自己和同行者的健康状况。如有身体不适,尤其是老人、孕妇、慢性病患者,建议请医生进行健康状况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再决定是否出行。
三是准备必需物品,常用药品、口罩、消毒湿巾或免洗洗手液、驱虫剂等防蚊虫叮咬用品等。
旅行中,一是要注意喝白开水或瓶装水,食用海鲜、肉类、蛋类等食品的时候,要煮熟煮透。用餐的时候,要选择符合资质、卫生条件好的餐厅。二是要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不要接触野生动物。三是预防蚊虫叮咬,尤其是前往有虫媒传染病流行的国家和地区,要特别注意预防虫媒传染病。首先,要选择环境整洁、防蚊设施条件比较齐全的酒店住宿,户外活动的时候要穿浅色长袖长裤,减少皮肤裸露,皮肤暴露部位可以使用驱虫剂,避免蚊虫叮咬。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尽量不要在野外宿营,如果确实需要,应使用帐篷,做好防护措施,比如涂抹驱虫剂。四是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尤其是前往环境密闭、人群密集场所时,要科学佩戴口罩,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风险。五是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果出现身体不适,要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就诊。
境外旅游返程时要主动配合做好入境检疫,如实填写健康申报卡。做好自我健康监测2-3周,如果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骨骼痛、皮疹等不适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且告知境外旅居史。谢谢。
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记者
此前有消息报道,部分地区出现了一些视力视光中心宣称“摘镜”“视力痊愈”“近视克星”等,请问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孩子的近视问题,又该如何正确看待一些药物以及仪器对于儿童近视的防治效果?谢谢。
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 魏文斌
谢谢您的提问。近视的防和控其实是家长和同学们最关心的问题。到目前为止,研究显示,近视还是不可能治愈的,近视的发展也是不可逆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儿童近视需要在做散瞳验光,也就是解除睫状肌麻痹以后才能够做明确诊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散瞳验光以后来排除假性近视。儿童近视一般是由眼球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过度生长导致其与屈光系统不匹配所引起的,近视引起的眼球解剖结构的变化是不可逆的,因此近视本身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治愈和逆转。
目前所谓的“摘镜”,是通过手术和其他的手段来改变眼球的屈光能力,并不能改变近视本身所导致的眼球结构的变化,也不会减少诸如周边视网膜变性、近视性黄斑病变所引起的近视相关的并发症发生。
对于确诊近视的青年和儿童,应该及时佩戴眼镜,这样可以使我们的眼睛和视觉中枢得到清晰的视觉刺激,维持眼睛的正常发育。儿童近视最重要的是要防止近视的进展,目前市场上临床试验证实有效的近视防控药物只有低浓度阿托品,其他的器具,包括角膜塑形镜,也就是OK镜、周边离焦眼镜等等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手段目前仅能够防止近视的进一步发展,还无法做到治愈或逆转。以上的器具和药物在目前的近视防控当中主要起的是辅助作用,它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仍然在大规模临床验证过程中。
目前,近视防控最重要的还是要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也就是增加户外活动以及减少近距离用眼。谢谢!
新华社记者
夏季来临,老人和孩子比较容易受到暑热的侵扰,想请问中医专家,有哪些简单易行的养护方法可以帮助老人和孩子更好地进行养护,以此来预防一些常见的夏季疾病。谢谢。
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医师 黄亚博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老人和孩子的关心。总的来说,中医认为夏季是暑邪当令,大暑节气主要在“中伏”阶段,已经到了盛夏,酷暑炎热,容易耗气伤津,因此民间就有“暑天无病三分虚”的说法。这时的养生应该清热祛暑和益气养阴并进。
老人、儿童和体虚气弱的人群最难抵御酷暑,大暑时天气最为闷热,经常出现“桑拿天”。闷热天气空气中湿度增高、含氧量降低,容易出现头晕、心悸、胸闷、大量出汗等症状,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少出门,少在户外活动,即使出门也要尽量避开高温时段,不能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防止中暑等问题的发生。起居方面,要夜卧早起,规律和充足的睡眠很重要。
中医强调“未病先防,已病防变”,要做好夏季多发病的防治。比如腹泻,夏季是腹泻最容易发生的季节,一是由于贪凉饮冷,损伤脾阳,导致脾胃虚寒;二是因为暑湿过盛,湿邪外侵,损伤脾气,导致湿浊内盛。夏天脾胃运化功能减退,往往食欲欠佳,饮食方面要特别注意养护脾胃,以清淡和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应该补充优质蛋白质,比如新鲜的鱼、虾、鸡肉、鸭肉等。平时吃点绿豆、莲子、冬瓜、丝瓜等清热解暑的食物,晚上喝点粥,既能补充一天耗损的元气,又容易消化吸收,如小米南瓜绿豆粥、银耳莲子粥、薏仁芡实粥等,以清为补,增强体质。同时可以适当用点生姜、陈皮,有助于调整脾胃功能。少吃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当然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更是前提。谢谢!
光明日报记者
请问,大暑节气,我国主要有哪些天气气候特征?往年大暑期间较容易产生的极端天气有哪些?公众又应该如何防范呢?谢谢。
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专家、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副院长 宋英杰
谢谢光明日报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您提出的是环环相扣的三个问题。首先,大暑这个节气,全国总体天气气候特征是全国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一个节气,排在二、三位的一般是小暑、立秋,大暑无疑是遥遥领先的。从气候平均值来看,大暑期间全国平均气温为22℃,全国平均最高气温为34℃。
分区域来看,比如说南方地区,大暑节气时段是阳光最炽烈也是高温最盛行的时段,各大"火炉"城市炉火最旺的时候,并且是最容易出现40℃以上酷热天气的时段。华北、东北同南方不太一样,是多雨多雷暴,正好是我们经常说的“七下八上”防汛的关键期的主体时段,相当于是雨和热气候风险高度同步叠加在这一个节气之上。比如说西北的大暑是干热、暴晒、少雨的。总之,大暑是一个凸显气候极端性的一个节气,也正因为如此,各种灾害多发。哪些是常见的呢?一个是台风、一个是暴雨,一个是高温热浪,并且还容易出现风暴潮、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还有城市内涝、农田渍害等衍生灾害,还有因为长时间的高温少雨所造成的伏旱,也就是南方的节气谚语经常说的“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
那么多样的灾害如何防范?这时候预报预警是非常多的,接收到每种预警,有相应的防御指南。高级别的预警,比如红色预警、橙色预警,还会有当地政府启动的防御的预案。
我们再说大暑时节,今年华中、华东、西北,包括四川、重庆在内的西南部分地区有可能出现阶段性的高温天气。针对高温天气,无论是施工作业,还是中小学暑假的旅游出行,都需要做好防范,防暑降温。谢谢!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连续的雨天之后,居民应该如何有效清洁环境,预防常见的一些传染病?谢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常昭瑞
谢谢您的提问。目前,多地出现多雨季节,连续降雨之后,会面临着居室进水、墙壁损毁、家具被浸泡,积水增多、蚊虫孳生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室内外的环境的清洁与预防性的消毒,能消除健康风险。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要做好室内环境清污。雨水过后,室内如有积水滞留时要尽快清除积水,对被淹的场所进行彻底清污,及时清理滞留的垃圾和废弃物,以减少环境污染和传染病传播风险。
二是做好被淹物品的清洁和消毒。要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首先需对室内物品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清理时对物品进行分类处置,对于不易吸水的材料,清洁以后要进行晾晒。对于容易吸水,难以清洗和干燥的物品,以及被洪水浸泡过的食品、饮料或药品,建议直接丢弃。被雨水污染的生活用品,清洁后要进行消毒,消毒的时候,对家具、墙面、地面、玩具等物体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以后用清水擦洗干净。餐饮具,首选的是煮沸消毒,煮沸时间应该在15分钟以上。对于可能被污染的水龙头表面以及水嘴内壁可以用有效氯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干净,并打开水龙头冲洗管路及出水口。
三是做好居室的通风换气和受潮物品的晾晒。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以减少潮湿和霉菌的滋生;将受潮的家具、地毯以及衣物拿到户外进行晾晒,防止霉菌滋生。
四是做好外环境的清理和重要场所的消毒。外环境一般以清污为主,对于重点的场所,在清污以后要做消毒处理。及时清理居室周边的雨水、垃圾,翻盆倒罐清除积水,以减少蚊虫孳生。必要时使用杀虫剂。对受淹的水源、厕所、牲畜养殖场所等应全面进行消毒。
在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的地区,在做清洁的时候,要做好个人防护。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暑期一到,各地眼科医院咨询和预约近视矫正的孩子就会明显增多,请问近视矫正的方法有哪些,效果如何?很多孩子中高考后,或者大学生毕业,到医院做近视手术,如何看待这类现象,有哪些常见的误区?谢谢。
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 魏文斌
谢谢你的提问。近视矫正是大家都很关注的问题,常见的近视矫正方法,包括佩戴眼镜和进行近视手术。眼镜根据是否接触我们的角膜,可以分为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也就是隐形眼镜。角膜接触镜根据其材质和作用,又可以分为软性角膜接触镜和硬性角膜接触镜。软性角膜接触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一种隐形眼镜。硬性角膜接触镜采用的是硬质的新型材料,我们目前常常听到的OK镜就是一种硬性角膜接触镜。佩戴OK镜以后通过压力来塑形角膜,减少角膜的屈光度,可以做到夜间佩戴白天不需要戴眼镜,就可以矫正视力。研究显示OK镜具有防止近视进展的作用,但是由于它接触角膜,对于近视防控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仍然需要进一步验证。儿童在使用OK镜以前,一定要进行科学的、正规的评估,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意见。所有近视的患者一旦确诊,都应该配镜矫正,并且定期进行验光复查,否则时间一长,不仅会加快近视发展,还会影响儿童的正常视觉发育。
目前近视的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角膜的屈光手术和眼内的屈光手术。首先要注意的是手术矫正必须在18岁以后,而且近视度数稳定以后方可进行,并且要进行严格的术前评估。青少年眼球发育还没有结束,不宜进行手术。目前最常见的误区是很多人都认为手术可以治愈近视,实际上严格来讲,手术仅仅是“摘镜”,也就是说,通过手术的手段,把眼镜的屈光度施加到眼球上,让我们的眼球能够匹配过度生长的度数。因此,手术并不能解决近视本身带来的眼球结构的变化,对于近视手术以后仍然需要每年进行散瞳检查眼底,以防止出现近视相关的眼底并发症。谢谢!
中国卫生人才杂志记者
暑假期间,孩子们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但是这也有可能成为近视加深的温床。请问在享受假期的同时,家长应如何引导孩子科学用眼,若出现假性近视,视力可以如何恢复?谢谢。
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 魏文斌
假期是同学们近视防控的重要时期,因为假期很容易导致近视的发展。暑假期间,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用眼方法,这是预防近视最重要的手段。第一,要增加户外活动。青少年户外活动平均每天应该至少保持3个小时,在户外活动期间,孩子们能够接受足够的自然光刺激,同时也可以让眼睛不断看远、看近,来锻炼我们的调节能力,这些都是防止近视发展的有效手段。
第二要减少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暑假期间孩子们有作业需要完成,为了预防近视,近距离用眼要遵循20-20-20口诀,也就是近距离用眼20分钟就应该将视线注视到20英尺,也就是6米之外,至少注视20秒。减少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是防止近视发生的关键。
第三要保持良好的采光、照明。不要在过强、过弱的光线下看书,室内照明40W日光灯应距离桌面1.4米;如果使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应该将屏幕亮度适当降低。
第四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是缓解视觉疲劳的最佳方法,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高糖饮食,过高的血糖会影响眼球的韧性。
假性近视是由于孩子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的睫状肌痉挛所引起的。在儿童青少年进行验光检查以前常规进行散瞳,散瞳以后就可以解除睫状肌痉挛,假性近视就自然消失了。出现假性近视以后,要及时调整生活习惯,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否则长此以往,假性近视也会转变为真性近视。谢谢您的提问。
中新社记者
请问大暑节气常见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会有哪些?公众可以从哪些渠道获取这些信息?谢谢。
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专家、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副院长 宋英杰
谢谢您的提问。您提出的两个问题,我前面再加一句,二十四节气当中,哪个节气全国的气象预警数量最多呢?就是现在的大暑节气。现在的大暑节气期间,全国预警发布的数量进行排序,排在前三位的是什么灾害呢?排在第一位是雷电预警,第二位是高温预警,第三位是暴雨预警。强对流天气还包括了很多,比如雷电、雷暴、大风、冰雹、龙卷,还有短时强降水,就是下雨的时间特别短,但是雨势特别急促,特别凶猛,可能随即致灾。除了这三大类预警之外,还有影响较为显著的就是台风预警。
那么如何获取这些预警信息呢?应该是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主动获取,另一种方式是被推送。主动获取现在渠道非常多,比如说像电视、广播、网站、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等,如果是高级别预警,比如红色预警、橙色预警,现在气象部门和工信部门已经联动,建立了高级别预警短信绿色通道,所以在中国大多数地区,公众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及时收到红色级别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且现在通过主流媒体网站,天气类的手机客户端,以及地方电视台,加强了预警信息的传播。谢谢!
中国中医药报记者
中医讲究春夏养阳,夏季与心对应,请问中医有哪些推荐的养心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心情愉悦?谢谢。
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医师 黄亚博
好的。《中国中医药报》这位记者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夏季为自然界阳气旺盛之时,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也是人体阳气旺盛的季节。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说:“心者,……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所以夏季是养心的好季节。这里推荐几个养心的小妙招:
一是颐养心神。夏天重视“静养”,要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减慢生活节奏,戒躁戒怒,让心静下来,学会平心静气。俗话说“心静则身安”。日常可以多做些静心凝神的事情,打打太极拳、八段锦,使精神有所寄托,调养心神,涵养心灵。
二是闭目养神。闭上眼睛可以养目,同时也可以静心。夏季可以利用工作之余或者等车、乘车的零碎时间,随时闭目养神。经常闭目养神,对健康也大有裨益。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地闭目端坐,凝神敛思,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便会感到思绪宁静、心气平和,而且暑气渐消、精力渐增。
三是坚持午睡。夏天白天时间比较长,容易犯困,天气炎热也容易让人感到疲劳,夜晚睡眠质量又不太高,因此适当的午休对防病养生很重要。中午适当小睡一会,不必长睡,20—30分钟就够了,以缓解身心疲劳,养护心神。
这里为大家推荐一款清暑宁心安神饮:鲜荷叶半张,莲子、芡实各20克,冰糖5—10克,用水煎煮直至莲子和芡实熟烂,可以调理失眠,神经衰弱等症。
再推荐一个保健穴位:神门穴,这个穴位在手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听上去有点拗口,简便操作即在我们手腕横纹处,从小指向下延伸,到手掌根部的凹陷处,就是神门穴,这个穴位具有安定心神、清泻心火的功效。日常我们可以随时掐、揉来刺激神门穴,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夜间睡前,我们按揉神门穴,助眠效果更好,睡前可以用右手大拇指按左手神门穴10—20次,再用同样的方法,用左手按摩右手的神门穴,大家可以试试。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我们注意到,最近不少网友分享自己户外出游时被蜱虫咬后的经历。夏天来临,又到了蜱虫活跃的时期,针对蜱虫,该如何做好预防?被蜱虫叮咬后,第一时间该如何处理?谢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常昭瑞
谢谢您的提问。夏季到来,气温逐步升高,蜱虫也进入了生长发育的活跃期,这是一个蜱虫放大的图片(图),供大家在生产生活中遇到蜱虫的时候鉴别、参考。蜱实际上很小,吸血后会变大。那么,居民可采取以下什么样的措施来预防蜱虫叮咬呢?
第一是减少暴露。尽量避免在蜱虫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果野外活动的时候,尽量穿浅色的长袖长裤,扎好领口、袖口和裤脚,不要穿凉鞋,尽量穿包脚的鞋,不要在草地、树木上晾晒衣服。
二是户外活动前要做好防护。户外活动前要使用含有0.5%氯菊酯的产品处理衣服和装备,并通过多次喷洒以维持保护效果;同时使用含有柠檬桉或避蚊胺成分的驱虫剂涂抹裸露的皮肤。
三是进入室内前检查蜱,及时检查外套、背包,还有宠物身上有没有蜱附着,同时建议尽快沐浴更衣,并检查头发、耳后、脖颈、肘窝、腋窝以及腹股沟等容易隐藏蜱虫的部位。
四是定期清理环境卫生。清理杂草、清除垃圾、打扫禽畜圈舍,避免蜱虫滋生。如果发现家中的宠物或者牲畜有蜱虫寄生的时候,要使用杀蜱的药剂进行药浴。
如果发现蜱虫叮咬了皮肤,这是一个蜱虫叮咬皮肤的图片(见图),应尽快将蜱虫取出,但不可用手直接拔取,用酒精涂抹在蜱虫身上,再用干净的、尖头的镊子,将蜱虫尽可能在靠近皮肤处将其夹出,以稳定、均匀的力度将蜱虫向上拔出,切不要扭曲,或者用力过猛,避免蜱虫头部滞留在体内。如果没有足够的自行处理的能力,应该尽快前往医疗机构寻求专业的处理。蜱虫取出以后,要对叮咬的部位使用酒精、碘酒等进行消毒。同时自我观察、健康监测两周,如果出现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蜱虫叮咬史。谢谢。
极目新闻记者
夏季台风活跃,请问台风会对老百姓的健康有什么影响?公众如果收到台风预警信息,应如何防范?谢谢。
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专家、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副院长 宋英杰
谢谢您的问题,也是一个目前这个时间点特别现实的一个问题。就在今天,我们看到了两个关于台风的预报和预警,一个是第四号台风派比安在海南登陆了,一个是第三号台风格美逐渐离我们国家越来越近。也就是大暑节气期间我们就看得到的这两个台风影响我国,一个是华南,一个是东南沿海地区。我们延展地展望一下,今年8月份,可能还会有3—4个台风生成,并有1—2个有可能在我们国家登陆。可见大暑节气时段台风活动进入了盛期。
台风的影响和危害,我们先看台风影响过程之中还有台风走了以后。影响过程之中有两个方面,狂风、暴雨,狂风能够导致建筑物受损、树木倒塌。暴雨可能会引发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这些都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即使是台风走了以后,其实影响没有解除,比如说肠道传染病、皮肤病等传播风险陡然增高,甚至有些还会影响到饮用水的安全。
接到台风的预报预警信息以及政府的防台对策之后,应该怎么办呢?比如说我们接到台风的预报预警之后,关闭门窗,有条件的加固门窗,收回开放式建筑物阳台上的物品。比如说准备好像手电、蜡烛、饮用水以及两天左右的饮食,保证用电、用水以及饮食安全,非必要不外出。避免前往哪些危险地区呢?比如说山区、海边、河道、湖泊等等。哪些地方应该转移呢?比如居住在危旧房屋、临时建筑、易受淹的低洼地区的公众要及时转移。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请问为什么要重视远视储备的保护?远视储备如何指导青少年进行防控?谢谢。
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 魏文斌
谢谢你的提问。因为远视储备目前确确实实是近视防控当中的热词之一。远视储备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生理性的远视。重视远视储备的保护,对于青少年近视防控至关重要。远视储备是监测屈光度发展的重要指标,与年龄对应的远视储备量是预测近视发生的最佳指标。如果儿童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远视储备已经消耗完了,那么他们在小学阶段极易发展成为近视。由于儿童青少年过早、过多地近距离用眼,导致远视储备低于其年龄对应的标准范围,我们就叫他远视储备不足。因此,保护远视储备,是预防近视的关键。
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 米锋
好,谢谢,时间关系,最后再提两个问题。请继续提问。
中国网记者
大暑时节,到了一年天气最热的时候,很多人依然奋战在工作一线,对他们来说,在养生保健方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谢谢。
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医师 黄亚博
感谢您对一线工作人员的关心。大暑时节,工作在一线的人员特别要注意避暑防晒,防范中暑。有三点特别要提示:
一是特别要注意防暑降温。尽量避开阳光直射和长时间暴晒,上下班路上可采取防晒措施,比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和遮阳镜、涂抹防晒霜等。合理安排劳动工作时间,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也就是中午12点到下午3点间尽可能减少外出。野外高温作业者,尽量早出工、晚收工,延长午休时间,避开最热时段。随身携带运动饮料或者淡盐水,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出门时可在额头和太阳穴等部位涂抹风油精,穿透气性较好的衣服,还可以预防性地饮用防暑降温的饮品,比如乌梅山楂饮、绿豆酸梅汤等。随身携带解暑药,如人丹、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一旦出现明显的乏力头晕、胸闷心悸、大量出汗、四肢发麻、恶心等异常状况,必须迅速撤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如果这些状况持续存在,甚至加重,必须及时就医。
二是一定要合理营养适当休息。饮食上注意少吃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的食物,选择新鲜的鱼、虾、鸡肉、鸭肉等脂肪量少的优质蛋白质,新鲜的瓜果蔬菜,特别是适当多吃一些苦味瓜菜,如苦瓜、芹菜、莴笋、香菜等,有利于清泄暑热。要保持良好的睡眠,尽量减少熬夜,只有吃好睡好才能补充消耗,养足精气神。
三是做到少动“肝火”,以防“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越是天热,我们越要心静。工作和生活中不要生闷气,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情绪转移,平复不良情绪。可以采取“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法”等方法调整情绪,想象自己处于清爽的大自然中,尽可能使自己保持心平气和。
总之,暑天无病三分虚,未病先防养正气。大暑时节养生:要清热祛暑,益气养阴,养护心神,愉悦心情,清淡饮食,科学养生。谢谢!
羊城晚报记者
大暑节气刚刚过去,请问大暑节气和小暑节气有何不同呢?谢谢。
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专家、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副院长 宋英杰
谢谢您的提问。其实我们在设定二十四节气的时候,气象谚语、节气谚语当中描述气候的那些说法,常常把小暑大暑、小寒大寒并称,感觉差不多,比如说,“小寒大寒冻成冰团,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就好像小暑和大暑是两种烹饪方式,比如说是蒸和煮。如果我们套用这种烹饪方式的形容方式,他们俩还是有所区别的。小暑总体上是干热,大暑是湿热,所以小暑总体上是烤,大暑总体上是蒸,而且蒸的时间还越来越长。所以古人说,“夜热依然午热同”“溽暑昼夜兴”,夜以继日地蒸,有些地方是这样的,看起来温度的数值没多高,例如气温32℃,但是湿度太高了,但体感温度常常会接近40℃,这是可能被忽视的“隐性高温”。
而且大暑时节还有这样一个状况,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概念叫“热带夜”,虽然我们没有在热带,但是大暑时节的晚上,常常像置身于热带的热蒸笼之中,不得不开着空调才能睡觉,叫“热带夜”。大暑和小暑相比,古人说的“眠食不服”,就是睡不好觉、吃不好饭这种不舒适感,明显更强烈了,这是大暑时节鲜明的体感特征。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 米锋
好,谢谢。今天的发布会,几位嘉宾就大暑时节的健康知识跟大家做了一个介绍,也再次感谢各位。后续在立秋之前,我们还将召开专题的新闻发布会,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