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医促会副会长牟建军教授团队多项研究荣登国际舞台,彰显我国高血压诊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4-06-13
近日,第33届欧洲高血压学会年会(ESH 2024)年会在德国柏林埃斯特雷尔会议中心盛大召开。会议聚焦高血压诊疗、防治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等。会议期间,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副会长、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牟建军教授团队的多项最新研究结果发布,展示了我国高血压领域的最新进展。本文整理了其中的3项研究,以飨读者。
一、儿童期至成年期的收缩压目标范围内时间或与中年动脉硬化独立相关
既往研究显示儿童期血压升高与成人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相关,然而儿童期到中年期的收缩压目标范围内时间(SBP-TTR)与中年动脉硬化的相关性仍未可知。牟教授团队基于“汉中青少年高血压队列”的36年随访试验对此进行了探究。
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了正在进行的汉中青少年高血压研究队列的数据,在基线时,1956例6-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被纳入研究。
研究评估了36年来参与者从儿童期到成年期的SBP-TTR;儿童期SBP目标范围被定义为基于不同年龄、性别和身高的儿童正常SBP的第90-95百分位,成人期SBP目标范围为110-130 mmHg。
研究结果
随访36年显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随SBP-TTR增加而逐渐降低。对传统风险因素进行充分校正后,对SBP-TTR最高和最低四分位参与者的成年动脉硬化风险进行对比,比值比(OR)为0.642(95%CI:0.452-0.911)。尽管校正了平均收缩压或收缩压变异性,但TTR仍与动脉硬化显著相关。
此外,与TTR最低组相比,SBP-TTR最高四分位男性与动脉硬化风险降低显著相关(OR=0.432;95% CI:0.262-0.710);在女性参与者中则未发现显著差异。
研究结论
研究显示,儿童期至成年期参与者的SBP长期TTR较高与成年期动脉粥样硬化风险降低相关,且独立于平均血压或血压变异性。因此,儿童期的SBP-TTR或可成为随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可修饰风险因素。
二、儿童期至成年期血压变异性较高或增加中年血管衰老风险
通过动脉结构和功能特性评估的血管老化是心血管结局的独立预测因素。本30年长期随访研究首次全面探究了长期血压变异性与中年颈动脉肥厚、颈动脉斑块与动脉硬化等血管老化风险之间的潜在关系。
研究设计
本研究同样利用了正在进行的汉中青少年高血压研究队列的数据,在基线时,2065例6-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被纳入研究,并进行了长达30年的随访(共7次就诊)。
研究中,长期血压变异性被定义为30年血压的标准差(SD)和平均真实变异性(ARV)。
血管老化包括中年颈动脉肥厚、颈动脉斑块和动脉硬化。
研究结果
30年随访显示,2065例参与者中的444例出现了动脉硬化。在校正人口统计学变量、临床特征和30年的平均血压后,从儿童期到中年期,较高的收缩压标准差(SDSBP)、ARVSBP、舒张压标准差(SDDBP)和ARVDBP均与中年动脉硬化显著相关。
较高的SDDBP还与颈动脉肥大的风险相关。较高的SDDBP和ARVDBP与中年颈动脉斑块风险显著相关。在校正从儿童期到成年后的累积血压暴露而非平均血压时,亦取得了相似结果。
此外,从年轻到成年的长期血压变异性与动脉硬化显著相关,从儿童到青少年的长期血压变异性则与颈动脉斑块风险相关。
经亚组治疗效果模式图分析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高SDSBP或高ARVSBP组与低SDSBP或低ARVSBP组的中年血管老化风险逐渐出现差异,且这种差异在44岁左右的亚组中尤为明显。
研究结论
研究表明,从儿童期到成年期,血压变异性增加或可增加中年血管老化风险,独立于平均血压或累积血压暴露。因此,早期的长期血压变异性或成为预测晚期心血管疾病的指标。这对于深入认识高血压与血管老化的关系,探寻早期防控措施具有重大意义。
三、儿童期心血管危险因素与中年血管老化风险增加相关
通过动脉结构和功能特性评估的血管老化是心血管结局的独立预测因素。本研究旨在探究从童年到中年个体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以及其与中年血管老化的相关性。
研究设计
本研究利用了正在进行的汉中青少年高血压研究队列的数据,对2180例基线时年龄为6-18岁的参与者进行了长达30年的随访。
研究者以该群体为基础轨迹模型,确定了从儿童期到中年期不同的SBP、体重指数(BMI)和心率轨迹,并通过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或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评估血管老化。
研究结果
经过30年的随访,研究共确定了4个不同的SBP轨迹,3个不同的BMI轨迹和2个不同的心率轨迹。
持续增加的SBP、高增长的BMI和稳定的高心率水平均与中年baPWV呈正相关。对于cIMT,在持续增加的SBP、高增长的BMI参与者中同样观察到了类似的相关性。
在校正SBP、BMI和HR后,同样观察到了心血管危险因素轨迹与baPWV和cIMT的相关性。
研究结论
从童年到中年对个体心血管风险因素的纵向接触和心血管风险因素的积累与中年血管衰老风险增加相关。本研究为早期确定心血管危险因素,以预防成年后心血管疾病提供了支持。
医脉通编译自:
[1]Wang Yang, Qi Han, Jia Hao, et al. ASSOCIATION OF LONG-TERM TIME IN TARGET RANGE FOR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INCE CHILDHOOD WITH ARTERIAL STIFFNESS IN MIDLIFE: A 36-YEA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42(Suppl 1):p e54, May 2024.
DOI: 10.1097/01.hjh.0001019768.43096.
[2]Wang Yang, Si Ai -Ma, Zhao Peng,et al.ASSOCIATIONS OF ULTRA LONG-TERM VISIT-TO-VISIT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SINCE CHILDHOOD WITH VASCULAR AGING IN MIDLIFE: A 30-YEA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ournal of Hypertension 42(Suppl 1):p e11, May 2024.
DOI: 10.1097/01.hjh.0001019424.08488.b4.
[3]Wang Yang, Wang Jie, Du Ming -Fei, et al. EARLY LIFE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 TRAJECTORIES AND VASCULAR AGING IN MIDLIFE: A 30-YEA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41(Suppl 3):p e20, June 2023.
DOI: 10.1097/01.hjh.0000939064.62089.c3.